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无锡市滨湖区胡埭工业园
咨询热线:0510-85581160
微信号:13961777588
外交部新闻(2025年4月3日)
更新时间:2025-05-09 14:48:43   来源:乐狗直播NBA
浏览量:1 次

  2025年4月2日,外交部部长助理刘彬在莫斯科同俄罗斯副外长鲁登科举行中俄关系磋商和上海合作组织事务磋商,同俄副外长加卢津举行会见。

  刘彬表示,在习主席和普京总统战略引领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正向更高水平迈进。中方愿同俄方一道,以两国元首战略共识为根本遵循,密切高层交往,深化战略协作,拓展共赢发展空间。中方现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并将主办峰会,愿同俄方等成员国一道,推动上合组织加强合作和完善运作机制,继续发展壮大,维护地区安全,促进地区发展。

  俄方表示,愿同中方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为俄中关系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国际地区形势复杂变化背景下,俄方愿同中方保持有效战略协作,推进各领域合作,共同举办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俄方坚定支持中方完成好上合组织主席国任务,特别是办好天津峰会,推动上合组织取得更大发展。

  2025年4月2日,外交部邀请驻华使馆参观中国国家版本馆,朝鲜、坦桑尼亚、摩洛哥、希腊等国驻华大使、临时代办和近百名外交官参加。外交部部长助理兼礼宾司司长洪磊、中国国家版本馆馆长刘成勇出席。

  洪磊部长助理在致辞中表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史,确立和巩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基、价值之本、力量之源,展现出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洪磊表示,习主席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中国愿同各国共同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让不同文明在交流同书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篇章。

  活动现场反响热烈。在场使节都表示,通过参观馆内版本展览和陈列,深入感受中华文明历史底蕴、开放胸怀、无穷魅力,感知中国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担当,愿逐步加强中外文化交流。

  总台央视记者:据报道,美国、欧盟、日本等就中国人民4月1日在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发表评论,声称反对以武力或胁迫单方面改变现状,指责中方在台岛周边不负责任的威胁和军事施压没有正当理由。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郭嘉昆:少数国家及组织对中方的指责罔顾事实,颠倒黑白,干涉中国内政。中方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纯属中国内政,不容外来干涉。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是“”分裂活动和外部势力纵容支持。有关国家和组织如果真心希望台海和平稳定,就应顺应国际社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大势,恪守对中方所作政治承诺,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任何形式的“”。

  鼓吹“”就是分裂国家,支持“”就是干涉中国内政,纵容“”就是破坏台海稳定。中方开展联合演训,是对赖清德当局猖狂谋“独”挑衅的坚决惩戒,是对“”分裂势力蓄意破坏台海和平的严正警告,是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负责任之举。任何外部势力无权对此说三道四。

  “”挑衅一日不止,反“独”惩戒一刻不停。我们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以任何方式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彭博社记者:据报道,缅甸士兵向运送中国红十字会为曼德勒地震灾民提供救援物资的车队鸣枪。外交部能否证实?如属实,能否提供更多细节?

  郭嘉昆:中缅两国是“胞波”友邻。缅甸发生地震后,中国迅速启动应急机制,全力开展救援。中国红十字会向缅方提供的救灾物资援助已运抵缅甸,正在运往曼德勒灾区途中,目前救援人员和物资均安全。

  大灾面前,人命关天,当务之急是全力抗震救灾,中方衷心希望缅甸各族各派同心同德、共克时艰,强烈敦促缅甸各方确保中方在内各国救援人员和物资安全,确保救援运输通道畅通。中方愿根据缅方需要,尽己所能向缅甸灾区提供救援和支持。

  共同社记者:据报道,韩国将于4日决定是不是罢免尹锡悦总统。韩国在内政混乱持续的情况下,还将于今年秋天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发言人认为韩国法院的判决结果会对中韩外交带来怎样的影响?

  郭嘉昆:我们注意到相关报道。正如我们多次强调的,中国奉行不干涉内政原则,对韩国国内局势不作评论,我们始终相信韩国人民有智慧有能力妥善处理国内问题。作为重要近邻和合作伙伴,我们愿与韩方一道,为深化两国友好合作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作出积极努力。

  路透社记者:追问关于缅甸军政府对中方车队鸣枪的问题。缅甸军政府刚刚表示,中国红十字会未向缅政府通报其进入冲突区域。发言人能否介绍详细情况?中方是否考虑向缅甸派遣安保力量保护中方人道主义救援人员?或是否考虑暂停救援?

  郭嘉昆:缅甸地震发生之后,中国红十字会等宣布向缅甸提供抗震救灾有关物资。正如我刚才所说,中国红十字会向缅方提供的救灾物资援助已经运抵缅甸,正在运往曼德勒灾区途中,目前救援人员和物资都安全。我们也希望在大灾面前,缅甸各族各派能够以抗震救灾为主要任务,确保中方在内的各国救援人员和物资安全,同时确保救援运输通道保持畅通。

  法新社记者:美国国务院昨天称,已批准向菲律宾出售F-16战机。外交部对此有何评论?

  郭嘉昆:关于菲律宾与美国的军事安全合作,中方已经多次阐明立场。菲律宾同其他几个国家开展的任何防务安全合作,都不应该要针对第三方或者损害第三方利益,更不能威胁地区和平与安全、加剧地区紧张。当前究竟是谁在拱火浇油,是谁在挑动军事对抗,是谁在把亚洲变成“火药桶”,相信地区国家都看得清清楚楚。

  《北京青年报》记者:日前,国际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署发布报告称,去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容量增长585千兆瓦,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占新增发电量的92.5%。其中,中国新增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量占全球总增量的六成。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近日也肯定了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国际贡献。在当前国际形势下,请问中方是否会继续推动全球绿色转型?还将作出哪些努力?

  郭嘉昆:中国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是推动经济高水平发展的内在要求,也为全球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推进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2024年,中国每10度发电中有4度来自清洁能源。作为全世界最大清洁技术出口国,中国创造了全球可再次生产的能源领域46%的工作岗位。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报告也显示,过去10年,全球风电项目平均度电成本累计下降超过60%,光伏发电项目下降超过80%,这很大归功于中国的贡献。

  中国同四周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合作中,“绿色转型”与“蓝色贡献”引人注目。中国同越南、泰国等开展清洁能源合作,同印尼等国签署蓝色经济合作文件,推进相关领域合作。

  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是各国的共同责任。当前,一些国家无理打压中国的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单单是“自筑高墙”,更将抬升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获得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技术的成本,阻挡全球绿色低碳发展。中国将继续携手各方,以绿色赋能发展、以蓝色助力合作,也呼吁各方共同为国际绿色合作创造有利条件,作出更大贡献。

  法新社记者: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参谋长昨天称,若台海发生冲突,菲将不可避免卷入其中,并称中方正在积极渗透包括军队在内的菲机构。外交部对此有何回应?

  郭嘉昆:是中国的内政,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如何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不容他人置喙。我们奉劝菲律宾有关人士不要在上挑衅玩火。玩火者必。我们也坚决反对有关人士毫无根据地发表颠倒黑白、抹黑炒作式言论。

  法新社记者: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昨天发布提醒,称菲执法部门盘查滋扰中国公民和企业事件频发。发言人能否就此提供更多信息?中方担忧的具体是什么盘查滋扰行为?

  郭嘉昆:中国驻菲律宾使馆已经发布了有关安全提醒,相关提醒是鉴于当前在菲律宾旅行安全出现的一些状况。媒体上有大量有关报道,你可以查阅。

  巴西《环球报》记者:上周,罗塞芙已确认将连任新开发银行行长,任期延长五年。中方为何支持罗塞芙连任?

  郭嘉昆:中方祝贺罗塞芙女士再次担任新开发银行行长。我们赞赏新开发银行在促进相关发展合作中的及其重要的作用,将继续一如既往支持罗塞芙行长履职,支持新开发银行发挥更大作用。

cache
Processed in 0.004448 Second.